适合新晋藏家一试身手 | 佳士得古玩网上拍卖(编辑之选:上)
作者:赵志瀚 Ryan Chiu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关系,纽约「亚洲艺术周」、香港「春季拍卖周」先后延期,大型拍卖行的中国古玩专场已缺席多时。乘此时刻,香港佳士得带来「古今」网上专场,网罗逾90件古玩瓷器、玉器、铜器、织绣、文房,估价多在数万港元水平,相当适合新晋藏家一试身手。
值点网精选了其中11件,分为上、下两集,为诸位古玩同好先容之。编按:古玩价值甚受状况/品相影响。
由于网拍比力不会先看实物(尤其如今情况),故我们特别送上各拍品的官方「状况陈诉」,以供参考。Lot 10:清十八世纪 青花海水留白模印暗花龙纹胆瓶,45.8cm|HK$80,000 - 120,000胆瓶为花器,属经典瓷器造型,因形如悬胆而得名,多为直口、细长颈、削肩、肩下渐硕、腹下部丰满。由于线条简练流通,造型挺拔,尤其适合清供单枝长茎植物。
早在宋朝,胆瓶就被引入佛堂斋室,成为清净之所的陈设;至明朝,士医生阶级壮大,胆瓶遂成达官新贵彰显身份与品味的器物。有别于一般青花瓷器,此胆瓶的主体图纹 - 四爪龙不以颜料绘之,反而留白,改以凹凸暗花出现。这种钴蓝釉地白花装饰的手法,始见于元朝景德镇,成熟于明代永宣两朝。蓝白相映,各臻其妙,纹饰鲜丽生动。
观乎口沿状况以及整个瓶身的比例,瓶颈或者曾经断裂修复。此瓶断代清朝十八世纪,纹饰绘画气势派头有仿永宣青花之效。泉源:私人藏家状况陈诉:口沿一道长约10cm的冲线器外一长约4cm的窑疵圈足有若干烧制前已有的微浅崩磕底部写有无色号码S035瓶内贴有苏富比拍卖行标签,并写有拍品号码337 Lot 56::明嘉靖 白釉暗刻莲纹高足碗,11cm|HK$80,000 - 150,000中国历朝历代,各有独到美学,各有所长工艺。
明代永乐一朝,瓷业壮盛,尽主创新,创烧了名声显赫、此朝独占的「甜白釉」,釉质皎洁,温润似玉,肥厚如脂。永乐帝笃奉释教,白色于佛事仪式功若丘山,白瓷雅趣遂备受宫廷青睐。
至嘉靖年间,朝政糜烂,国力日降,社会动荡。此时的景德镇瓷器,大型器物制作日渐增多,但同时愈见粗拙,且不注重修胎,难与前时相比。官窑小件器物则仍见精致,尤其白釉瓷器,虽然器形与细节上难及永乐细致,但大部份都肥厚光润,体现超群。
釉面偶有不规则的铁锈黄黑黑点,亦为此时特色。高足碗(同碗),元、明、清三朝瓷器俱见,釉色种类甚丰,包罗青花、白釉、釉里红、青釉、红釉等等,西藏寺院存世品甚多。许之衡《饮流斋说瓷》: 「碗形而下有柄者名曰靶碗,俗称高足碗,浮屠喜于佛前贮供品,故又称佛碗也。
」意思就是释教里头盛放供品用的供器。不外亦有研究认为,供跆可能是传至藏地后生长出的新用途,高足碗或许原来为茶器是也。泉源(值点网整理):伦敦苏富比,1996年6月11日,拍品33号香港家族私人珍藏香港苏富比,2017年11月30日,拍品432号(HK$60,000 - 80,000估价;HK$106,250成交)亚洲私人珍藏状况陈诉:整体品相良好,惟足沿有些轻微的细磕浅崩足沿有一道烧制时所发生的小窑缝,但极不起眼 Lot 4:清雍正 斗彩缠枝莲花纹印泥盖盒,10cm|HK$80,000 - 120,0002014年,玫茵堂珍藏的成化斗彩鸡缸杯在香港拍卖,终以天价HK$2.8亿成交。
因为这件鸡缸杯,明朝斗彩变得无人不识。斗彩滥觞于明代宣德,极盛于同代成化一朝。详细做法是先于胎体上以青花绘制纹饰轮廓,罩以透明釉高温烧造,再于釉上轮廓内填以种种彩料,入窑低温烘烤而成。
釉下青花与釉上彩色对比鲜明,交相辉映。雍正一朝,斗彩烧造取得了不输成化的成就。乾隆早期有少量生产,或因工序庞大等原因,以后基本消失。清帝慕古,瓷器不时仿前朝工艺气势派头,偶然甚至沿用明代落款。
此印泥盖盒正是一例,断代雍正,意味底部的「大明成化年制」为其时仿款,反映清帝怀旧品味。泉源:Cie Chinoise Tonying,巴黎(凭据标签)2011年购于巴黎状况陈诉:口沿有两道冲,最长约2cm口沿有些微磕盖顶有一「人」字形冲裂,约6cm长 Lot 91:唐 鎏金铜观音立像,8.7cm|HK$60,000 - 120,000鹅蛋脸,头梳高髻,上半身袒裸,穿天衣璎珞,下身着长裙,左手下垂,持握净瓶,双脚立于莲台。综观整个造型,此像应为「杨柳观音」。
上举的右手应该轻捻着杨柳枝,发髻中央原来亦应该有较清晰的化佛,不外俱已遗失于历史之中。杨柳观音之造型,来自东晋时翻译的《请观音经》。
经中提到,毗舍离(印度都会,佛陀时繁盛至极)人民遭到顽疾,医生束手无策,一众父老于是向释尊求救。释尊表现,西方有无量寿佛和其两位胁侍 - 观音和局势至菩萨,慈悲为怀,只要恳切礼迎即能得见。
众人祝祷下,无量寿佛三尊来到毗舍离救苦救厄。大家将杨枝与净水瓶献给观音,两物自此成为观音菩萨的重要持物。
泉源:欧洲私人珍藏,1990年月购于欧洲佳士得伦敦,2004年11月4日,拍品95号状况陈诉:外貌鎏金有正常脱彩现象接底座的插榫佚失,并有两处曾举行打磨后脑可能曾有背光此像部份见有铜锈 Lot 58:北宋 青白釉褐斑玄武座莲叶枕,16.5cm|HK$15,000 - 30,000 Lot 59:金 山西黄釉绿斑印蜂巢纹双头狮枕,29.5cm|HK$15,000 - 30,000瓷枕是很是有趣的古代艺术品。现代人一看,以为质料这么硬不行能真的用来睡,很自然认为瓷枕是陪葬用器。这算答对了一半。
瓷枕为宋代、金朝常见瓷器,用途广泛:既有活人日用的,亦有随仙人陪葬用的。其时瓷业蓬勃,烧造瓷枕的窑口遍布大江南北:北方以磁州窑、钧窑、定窑,以及山西等地的窑场为大宗;南方则以景德镇的青白瓷枕尤为有名。
瓷枕其时是受接待商品,名目自然多得不胜枚举:形状纷歧,有方形、花形、心形、甚至塑造成婴孩或动物;规格不等,高有10-20多cm的,长有20-40多cm;装饰多样,有婴孩可能是求子,饰玉人或许是要吸引男性主顾。说了这么久,那瓷枕是怎么用呢?首先因为质料关系,所以昔人会在夏天用作枕头纳凉。昔人发型不像我们般随便,多数是束发高髻,所以瓷枕位置相信是给颈部枕用,而非直接把头部睡在上面。另外也有研究指出,瓷枕也可用于搁手,利便医师切脉。
最后就是家居陈设,像上面的金朝瓷枕,形作双狮,威武相当,正适合镇宅辟邪。泉源:两枕皆为林保照先生珍藏状况陈诉(北宋 青白釉褐斑玄武座莲叶枕):枕面脱落并黏回蛇头、玄武四足,底面两尖角及枕面底部大部门修复并喷补枕面底侧浅崩若干状况陈诉(金 山西黄釉绿斑印蜂巢纹双头狮枕):枕面边缘有四分之三部门经修复,其中一边有两道浅缺其中一狮鼻有一道浅缺。
本文关键词:正规买球app十佳排行,适合,新晋,藏家,一试身手,佳士,得,古玩,作者
本文来源:正规买球app十佳排行-www.gzdening.com